美債未沽就無蝕 SVB死於擠提
2023年5月25日

銀行持有的債券,部分可以選擇以「持有至到期」(Held to maturity, HTM)入賬,而HTM的債券,根本不用每季計價(mark to market),換言之就是「一日未沽一日都無蝕」。筆者認為,「加息導致債息升債價跌」,頂多只是導火線,但卻並非Silicon Valley Bank(SVB)的致命死因。真正致命一擊,是存款流失,也就是擠提。

撰文:李聲揚

若讀者只看資產價格表現不看新聞,則完全不會意識到3 月爆發的金融危機。筆者不愛危言聳聽,但3 月美國有三間規模不小的銀行倒下,Silicon Valley Bank(SVB)更是美國史上第二大銀行倒閉事件(第一是2008 年金融海嘯時的Washington Mutual,留意雷曼兄弟並非「銀行」)。SVB 出事後不久,大西洋另一邊,知名度高很多的百年老店瑞信(Credit Suisse)也在瑞士政府「撮合」下,被迫賤價賣盤予對手。

三月環球股市仍普遍上升

SVB 在香港知名度不高,在國際資本市場也不太活躍。3 月前,絕大多數香港的讀者應該未聽過此寶號。但SVB規模不小,出事前是美國第16 大銀行,總資產達到2000 億美元,和名氣遠大於SVB 的Bank of New York 相若。至於瑞信更不用講,是家喻戶曉的國際大銀行。

投資者擔心會爆發更大的危機,相當合理。原因有三個。首先,銀行危機有高度傳染性:一家快餐店倒下,一般不會導致其他快餐店出事;但一家銀行出事,往往會有骨牌效應。銀行之間關係千絲萬縷,一環扣一環,行家出事往往導致銀行互不信任,而客戶也同時會質疑整個體系。無事都變有事。

第二,銀行出事往往主要是由於宏觀原因,例如金融海嘯就由美國的次按引爆。換句話講,引致一家銀行出事的因素,往往也會導致另一銀行倒下。

第三,至少事後看來,金融危機很少全無先兆。大危機之前,往往有小危機。2008 年9 月雷曼兄弟倒下之前,較小的貝爾斯登(Bear Stearns)早在3月(又是3月!)已被迫低價賣盤,就像早前瑞信一樣。2010年歐債危機爆發之前,也先有希臘的國債危機作「序幕」。

歷史很少簡單重複,但往往也相似。史上的金融危機,一般來自過度槓桿,一元資產做幾十元生意。另一禍根是道德風險(Moral Hazard),銀行家有恃無恐,相信有事定必有人打救。

銀行家不是特別有良心,但金融海嘯後,銀行監管嚴格了許多,銀行的盈利能力也大不如前。千禧年代早年,全球十大市值企業,定必有一家銀行,有時是幾家。但時至今時今日,十大名單中,已經沒有一家銀行。

問題來了,既然監管已經大大收緊,為何仍會見到SVB和瑞信倒下?「主流說法」是這樣:聯儲局加息,導致債息上升,然後債價大跌。由於銀行持有大量債券,自然就損失慘重,變成資不抵債,最後倒閉。但真的是這樣嗎?筆者不太同意。

若以上的「主流說法」成立,後果非同小可。金融海嘯是銀行涉足次按業務,不負責任亂批按揭,而且過度槓桿,最後次按相關的金融產品價值大跌,害人害己。但現在若SVB和瑞信卻是買美國國債(美債)也出事,那豈不是人人自危?畢竟差不多每家銀行,都持有大量相似的資產。

——節錄自5月信報財經月刊《千萬孔乙己 經濟彈不起!》